如何判斷機油該換了?修車師傅說出實情
何時換機油?目前比較統一的做法是看時間和里程數,并且以哪個先達到為準,不過大多數都是以行駛里程數來進行判斷。
那么不同的機油類型,它們所對應的更換周期也會不同。正常情況下,礦物機油一般在5000公里左右時就要進行更換,半合成機油的更換周期一般在7500-10000公里左右,全合成機油的使用時間相對較長,可以在10000-15000公里左右時再考慮更換。
1、手捻
我們抽出機油卡尺之后,將機油放在指尖進行搓捻,如果感覺有明顯的顆粒感,手感發澀且有黏稠性,這表明此時機油中所含的雜質比較多,比如發動機內部磨損形成的鐵屑、油泥等,機油的質量與性能可能已經在處于下降的過程中,而且如果上述感覺很明顯的話,車主就可以考慮及時更換機油。
2、滲透
隨便抽出一張紙巾鋪平,或者直接購買機油濾紙,將機油卡尺上的機油滴在上面,然后靜止幾分鐘,待機油在紙巾上停止擴散后觀察其擴散形狀。此時紙巾上的機油一般會往外擴散成三層圓圈,最中間的是機油的沉積物,也就是鐵屑、油泥等雜質。
中間層屬于機油環,處于正常狀態的機油,油環與外層和內層之間并無明顯的分割線,且各層之間的顏色過度均勻,中間層的油環應呈現一種淡而明亮的狀態。
最外層屬于機油的擴散層,正常情況下擴散層的狀態應該是均勻擴散且顏色逐漸遞減。但如果內層的沉積物顏色較深,雖然擴散層的范圍還是比較寬,而油環卻呈現出不同深度的黃色,這意味著機油已經受到了污染,但此時機油仍處于可用狀態。
如果內層沉積物呈深黑色且密集較大,擴散層環的擴散程度較窄,油環的顏色也較深,這說明機油的質量已經變差,可以考慮更換了。而如果紙巾上只有內層沉積物和油環,沒有擴散層,沉積物的顏色烏黑且稠密,這說明機油已經因氧化而產生質變,必須立刻進行更換。
綜上所述,以上說的是兩種最簡單易學的觀察機油狀態的方式,當我們抽出機油卡尺對機油進行觀察的時候,不僅可以及時掌握發動機內部所剩機油的容量,也可以很直觀地了解此刻機油的質量狀態,從而對是否更換機油有個初步的判斷。